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未成年人签署抵押合同生效吗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一、未成年人签署抵押合同生效吗

(一)主体适格

主体适格即当事人适格,是指抵押合同的当事人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在主体资格上不存在瑕疵。

《民法通则》第55条第1项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合同法》第9条也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抵押合同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必须符合一般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在行为能力方面的要求,即订立抵押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是否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此外,由于抵押权的设定行为属处分行为,因此,当事人除具有行为能力之外,抵押人还应具有对抵押财产的处分能力,对抵押物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

二、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之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由两个要素所构成:一是内心意-思;二是此项内心意-思的外部表示。

当事人的内心意-思经过外部表示而客观化,从而为他人所知悉,便构成意-思表示。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第2项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

而所谓意-思表示真实,就是指当事人的内心意-思与经过表示而外观化的意-思相互吻合,没有瑕疵而言。

抵押合同是抵押人与抵押权人通过意-思表示设定抵押权以担保债权实现的合同,抵押合同中的意-思表示就是抵押当事人通过合同表达的意欲发生抵押权设定效果的意-思。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应当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并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允许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使其违背自己的真实意志而签订抵押合同。

(一)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上述规定,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规定,抵押财产应当是流通物和可转让财产,禁止流通物和不可转让的财产,不得用于抵押,如毒品、枪支弹药,以及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等等。

此外,抵押人与抵押权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订立的抵押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抵押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善良风俗的抵押合同,以及其他违反法律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的抵押合同等等,都属于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抵押合同,皆为法律所禁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未成年人如果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承担,并且对于抵押物有使用权的抵押合同是有效的。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在线律师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