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反倾销法的异化及其重新定位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法贸易保护主义竞争法

依照美国学者雅各布·维纳的观点,倾销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一般认为,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它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干扰和破坏,影响经济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最佳配置,同时它也会对他国的生产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

关于倾销问题,亚当·斯密早在他的《国富论》中就有所提及,最早有关倾销的讨论一般认为是始于1884年英国议会关于关税的讨论。但直到1904年加拿大才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倾销法》,1916年美国也在关税法中就反倾销问题做出了规定,并于1921年正式制定了《反倾销法》。随后,世界上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1921年《反倾销法》为蓝本,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反倾销法,现代意义上的反倾销法正式形成。

一、反倾销法的异化:从反不正当竞争走向贸易保护主义

从历史的角度看,倾销是与大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也就越有实力进行倾销;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往往只能成为倾销的“受害国”。但事实情况恰恰与此相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了倾销的最大“受害者”,而象中国、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或象韩国、巴西、我国的台湾地区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却成了倾销的最大“施害国”。这似乎存在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点在于,在当代反倾销法已经不再是反不正当竞争的有力武器,而是恰恰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反倾销法的出现曾经给人们带来了抑制倾销危害蔓延的曙光,但事实的发展却恰恰出乎人们的预料。二战后GATT成立,经过八轮的贸易谈判,到目前为止各国的关税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如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发达国家的加权平均关税已经降至3.9%,而发展中国家的加权平均关税已经降至12.3%。但各国那种寻求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免受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内在冲动却依旧存在,于是反倾销法所具有的选择性、宽松的自由裁量范围的特性日益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在二战后的五十年间尤其是在70年代后各国频繁地提起反倾销诉讼,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反倾销法已经逐步异化成新的贸易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给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