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
一、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和融资结构的基本定义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指企业资金的各种来源和组成结构。究其根本,是指企业本身拥有的内部资金和从外部投入企业的资金,最早关于企业融资结构概念研究的是M-M定理。企业的规模程度、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企业经营内容的市场发展状况、外部的融资环境等都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因素。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分为初期、成熟期、衰退期三阶段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已经被提出。在之后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又提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可分为创立期、成长阶段、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对企业金融成长周期进行细分,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提出了在各个不同的成长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
例如,企业处于创立期时,因为本身处于初期阶段,资产和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本身的设备和相应的人员配置都还不完善。所以企业的资金多来自企业拥有者自身投入的资金,外部投资资金较少或者没有。当企业开始慢慢发展,赢得利润越来越高,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时,企业所吸引的外部资金投入就会越多,那么企业的规模就会发展的更大,设备和人员配置都趋于完善。
二、关于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为迅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时,我国已经拥有约28万家的中小企业。但是,当时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占据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七。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都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也就金融成长周期的创立期和成长阶段。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还处于比较单一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多属于企业经营者自身投入的资金,或者是企业利润所投,都属于企业内部投资,来自于金融证券公司等的外部投资基本上处于一个很低的比重。而且,在占据很低比重的外部投资中,又有将近98%的外部投资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
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行“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导致中小企业更多的运用内部融资,或是银行贷款。这也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不能够很好的完善,而且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局限,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连接在一起,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在同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并不能和大企业相抗衡,久而久之,中小企业就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三、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一些建议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考量,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为了达到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目的,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改善。
第一,合理的融资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一个合理的、适合企业现况的融资规模才能平衡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收益。对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如实的了解自己的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支情况。从而来确定企业需要多少的资金,在确定了资金需求量之后,才能利用多种不同的融资渠道,来达到最优化,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除了确定资金需求量之外,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企业创立初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等,来自于企业外部投入资金较少,甚至没有,这时候企业就更多的运用内部融资,或者银行贷款,这就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要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能够有效的利用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对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债务融资,一定要谨慎运用。虽然债务融资有益于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抵税。但是债权人和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二者之间还需要签订债务契约来保证二者的权益。如果企业发展良好,当然双方利益是处于一致的,但是一旦企业出现状况,来自于企业外部投资加重了企业的负债,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可能会导致倒闭、破产。并且,在企业需要进行新一轮融资时,企业可能会因为现有的融资状况导致融资失败,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在线律师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