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概述
网络犯罪作为科技时代网络技术不断进步所带来的负面产物,在近些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犯罪的方式、手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为公安、司法机关侦查、审判及有效的惩罚犯罪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网络及网络犯罪概述
1.网络犯罪的概念
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网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的一部分进行介绍,可以说,计算机犯罪是由计算机犯罪发展而来,但并不等同于计算机犯罪。
2.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手段的信息犯罪,这类犯罪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犯罪实施中使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特性,尤其是网络技术对犯罪的实施、完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即在犯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于犯罪的事实、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2)网络犯罪严重危害社会信息安全。网络犯罪危害信息安全主要是危害信息的处理、储存等的安全。
(3)网络犯罪具有危害扩散性。网络犯罪在其危害领域、危害对象、危害结果都具有广泛性。
(4)网络犯罪的空间的虚拟性。网络空间是看不见的,网络上的交流是通过一种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完成,这就导致了网络犯罪在空间上具有虚拟性,其通过虚拟空间进行犯罪,一般都会跨越一定距离甚至跨越国界进行犯罪,且往往犯罪行为地与结果地不是同一个地点。
二、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立案侦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己超过10万件,其中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案件的70%以上,在这70%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7%,且呈上升趋势
(一)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犯罪数量逐渐上升,根据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可以归纳出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
1.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欺诈交易
2.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
3.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淫秽网站,传播淫秽信息
4.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危害国家安全
5.制造网络病毒,造成社会恐慌
根据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归纳总结出大学生网络犯罪一般会涉及到刑法中的如下罪名: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走私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二)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特殊性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网络犯罪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犯罪主体特殊,即都是当代大学生。除了有其他网络犯罪的共同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是借用网络实施新的传统犯罪
2.网络智能化犯罪趋势明显
3.风险低,收益高
4.犯罪手段多样化且不断翻新
三、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较低,一般介于16-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冒险、探究、模仿。同时,他们接收新事物能力极强,头脑灵活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此外,大学生往往存在有逆反心理,大学生生理机能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心理上要求独立的意识大大增强,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在这种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大学生往往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反而会觉得自打破常规,为自己的“壮举”感到沾沾自喜。
(二)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技术以及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传入中国,这些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腐朽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以及一些宣扬色情、暴力的信息,使得本来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影响的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深。由于社会上的各种腐朽思想的不良导向,使大学生产生贪利心里,形成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网络犯罪的平均利益大大高出传统作案的平均得利,使得大学生更容易从事网络犯罪。
(三)学校教育原因
我国对于大学生的学校教育还处于一种并不完善的状态,很多学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并不重视,往往只抓学业以及活动效果,导致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学校的管理教育方法较为简单,缺乏一套科学的教育机制,且对与同学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老师的培训不足,使原本一些为同学着想的好的政策落实不下去,常常是处于一种命令的压制性管理,并不向同学们说明理由,导致在很多大学生看来学校的管理是属于一种盲目压制的高压管理。使得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报复心理增强,学校越不让做的事情越想去尝试,往往造成犯罪,特别是网络犯罪。
(四)网络监管及立法方面不足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高校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上网环境越来越优雅,高校的教学机房和寝室都可以接入互联网,根据调查显示,70%的网络犯罪案件都与网络管理部门疏于安全管理有关,对于网络存在着只会使用不会防护的状态,网络安全漏洞普遍存在。同时,相对于网络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网络监管体制发展及网络管理工作则明显滞后。网络系统安全系数较低,筛选过滤功能比较弱,存在着监管不严等问题。
同时,由于网络发展迅速,我国关于网络发展的立法管理也十分之后,对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有关政策的出台和应用的实践工作都十分滞缓。对于影响学生发展的三大载体——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及时的做好监督、督促工作。
(五)网络原因
网络犯罪之所以产生和愈演愈烈,除了学生个人的主观原因以及社会上的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本身的安全新问题。网络自身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大学生网络犯罪就是充分利用了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等技术上的漏洞对信息网络安全进行破坏活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弱点,为大学生攻击网络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违法犯罪目标。
四、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预防
针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以及现状,我认为大学生的网络犯罪的预防以及对策应该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方面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高发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精神欠缺、法制观念不强以及学校管制上的过于压制有关。学校应该立足于学生,切实建立一套科学的引导管理机制。
1.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引导他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考虑到大学生思想还不甚成熟,经常会产生逆反心理等情绪,学校的教育不应该以强制的方式进行,应该以一种更加吸引同学的方式开展。如开办一些与网络犯罪与计算机条例方面的讲座,在宣传栏张贴与网络犯罪有关的宣传漫画通过这些来减少大学生网络犯罪。
2.增强辅导员职业培训,增强辅导员老师对网络犯罪的了解以及重视程度,通过与同学们联系最多、了解最深的的辅导员老师来与同学们进行沟通,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导向,使他们远离网络犯罪
(二)社会方面
在学校加强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同时,社会上也应该通过宣传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教育,通过社会法制宣传使大学生们耳濡目染,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1.通过街边、交通、商圈的各种街头宣传增强社会宣传力度
2.通过电视、报纸等作为载体进行法制宣传
现代大学生对于电视与报纸的关注度在下降,但是在短期内,电视、报纸依然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以电视、报纸等作为载体进行关于网络犯罪的法制宣传能够很好的效果。
3.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育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我们看到网络犯罪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很大危害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而感到惊叹,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通过网络本身进行宣传,使网民在使用网络的同时就能感受到网络犯罪的危害,使大学生远离网络犯罪。
(三)个人主观方面
大学生自身应当增强自己的网络道德意识,通过自身的学习,自觉地树立网络尊重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和网络道德。把网络当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获取不良信息的途径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对象和工具。
同时,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成熟起来,不被网络的不良信息所浸染,自觉抵制诱惑。
(四)加强网络监管
成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机构来监督网民的网上行为,对于一些负面影响及时的提供警告,做出反应。同时,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于网络监管人员的管理,制定专门的计算机网络监管人员从业的资格认定以及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方便网络的监管。
(五)完善惩罚制度
相对于网络的迅速发展,我国关于网络的立法还很滞后,虽然至今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网络安全,惩治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但是整体上讲,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网络监管法律体系,对于大学生以及青少年的网络犯罪方面的法律相当缺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因此,国家应当加强网络监管的立法进度,同时对已有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尽快制定网络法规,在刑法中的很多罪名都会通过网络实施,但是可以将网络犯罪单独列出一章进行表述,方便对于网络犯罪情节严重的进行处罚。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汇中关于网络犯罪的方面规定进行整合,颁布完整的关于网络犯罪治理的法律,而不是散见于诸多法律之后总,完善网络法律体系。规范网络开发商、运营商和使用者的行为,加强惩治措施,做到教育与惩治相结合。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