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浅议重新界定我国遗弃罪的犯罪主体问题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案例:

案例一、南江县中医院遗弃乞丐女病人一案由南江县法院一审判决:原南江县中医院院长林*安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原南江县中医院副院长何*良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原南江县中医院总务科科长兼驾驶员贾*勇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案例二、被告人王某在自家门前(其门后是有行人通过的小马路),发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10岁,衣服肮脏,智力发育不全),总蹲在他家门口,并向其要饭吃要水喝。被告人王某讨厌至极,又撵不走,便骗其到村头树林里找吃的。王某将被害人骗到树林里后,自己一走了之。三天后,发现被害人死在树林里。(经鉴定为冻饿而死)。在这个案例中,罪与非罪之间产生的严重的对立。

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我国刑法学界对遗弃罪的主体范围的限制,使我国对如前述医院遗弃病人致死等案件只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进行追究。但是严格来说,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此类行为进行追究是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首先,根据犯罪构成中的构成要件,在前述案例一和案例二中被告人的主观明明是故意,而不是过失。案例一中被告的故意内容为明知病人有病须要救治但弃之不顾;案例二中被告的故意是明知被害人智力不全需要救助但将其遗弃在树林中。可以说,在两个案例中两被告都积极追求将被害人遗弃以不须负相关的责任的结果,这是一种明显的直接故意。在我国主流的观点认为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反观前面的两个案例,虽然可以勉强说两被告应当预见被害人可能因此死亡但因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没有预见,因此导致被害人死亡。那么如果假设,两个案件中的两被害人因为有其它人对其进行了救助,没有死亡。那么两被告人是否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呢?可以想见,如果对前述两种情况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进行定罪处理,那么在假设中的情况就会出现,那么这时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无疑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一种行为,为什么会在法律上受到两种不同的对待?这便成为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将过失致人死亡罪做为一个口袋,将表面上符合该罪特征的犯罪包括进去了。在这里,因为须要对此类行为进行刑事上的惩罚,非常勉强地将这种行为归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法律是一种误读,对法律的精神也是一种亵渎。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