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保险诈骗罪的吸收犯是什么意思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保险诈骗罪的吸收犯是什么意思

保险诈骗罪有两种情况的吸收犯,一是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吸收犯,二是主行为吸收从行为的,而对于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的这种吸收犯在保险诈骗罪中不做吸收犯处理。

一、保险诈骗罪的吸收犯

吸收犯是指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其他的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的犯罪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吸收犯成立的关键是吸收关系的存在。

吸收关系在刑法理论上主要认为有以下三种:

重行为吸收轻行为

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

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二、保险诈骗罪吸收犯的情况:

对于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这种情况不单独作为吸收犯处理较好。

保险诈骗罪漫画因为预备行为是实行行为的先行阶段,虽然并非每种具体犯罪都有预备行为,但大多数犯罪往往都是经过预备而转入实行行为的。这时,吸收犯的“吸收行为”和牵连犯“牵连行为”并无实质上的区别,我们完全可以用牵连犯的理论来处理这种情况。

保险诈骗罪的吸收犯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这里所说的行为的轻重,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性质来区分的,重行为在行为的性质上较轻行为严重,轻行为应为重行为所吸收。如保险诈骗罪的行为人骗取保险金后,将保险金存放于自己家中。这种情况下,藏匿行为是骗取保险金后的自然结果,保险诈骗的行为在性质上重于藏匿行为,只成立保险诈骗罪而不再成立窝藏赃物罪。

第二,主行为吸收从行为的。所谓主行为和从行为,是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和作用区分的。再将共犯分为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的情况下,通常认为实行行为与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相比,实行行为是主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是从行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相比,教唆行为是主行为,帮助行为是从行为。因此,在保险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中,若行为人先教唆或帮助他人犯罪,随后又亲自参与到保险诈骗罪的实行行为当中的,其教唆行为或帮助行为,则为保险诈骗的实行行为所吸收;若教唆他人去实施保险诈骗罪,随后又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的,则其帮助行为就为保险诈骗的教唆行为所吸收。

因此,对保险诈骗罪的吸收犯,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断。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