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罪的犯罪对象
一、间谍罪的犯罪对象
在我国间谍罪的犯罪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间谍人员窃取我国国家机密后将机密转移给外国的,会以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影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条【间谍罪】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二、间谍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行为人是否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故意,并实施了具体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是划分本罪与非罪行为界限应把握的基本问题。因此,对于那些不知道是间谍组织而加入,知道后又退出的;未履行加入间谍组织手续,在间谍组织中从事一般性勤杂、医务、传达等单纯服务性活动的,不能以本罪论处。
2.本罪与叛逃罪的界限
本罪与叛逃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负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无论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而叛逃罪的主体则只能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行了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而叛逃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三、关于商业间谍的预防
互联网时代,商业间谍们更容易获得情报,传递情报。企业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商业间谍活动其实并非无法遏制,在企业管理上就可以进行防控。
1.进行职责和职务分离
应确保企业之中的重要信息及业务至少两人以上方可具体实施。比如,让一名员工掌握重要信息和业务,让另一名员工具备授权只能。这样设置能够让商业间谍无所遁形。
2.加密重要数据
即便商业间谍已经成功截获有效数据并带到外部网络,但只要进行了加密,就会通过现实乱码等形式进行保护。部署之后,只读、修改、另存、打印、内容的复制粘贴、以及屏幕拷贝录制等操作均可设立权限。
3.设立员工工作账号的生命周期
设立员工账号生命周期,并设定相应权限和访问控制。在员工调职或离职后,IT部门进行更改和删除的操作,从而整体防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4.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商业机密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也是同行觊觎的对象。因此,企业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制定相应的商业机密保护制度。一旦发现商业机密被窃取,应该及时在专业人才的协助下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打击商业间谍及其雇主。企业可以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一旦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随着企业对商业间谍防范意识的加强,通过利益收买、美人计等低端伎俩已经不可能获取商业机密了。但最可怕的是那些查不到的、隐藏在暗处的商业间谍。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一整套规范化、流程化的监督机制。
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在线律师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