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用手机短信私下指责第三者构成名誉侵权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案情]

洪城王女士今年5月份下海到广东发展,但她后来发现丈夫在她走后,与自己的女友黄女士好上了并发生了关系,其丈夫也承认了事实,并写有“检讨”交给王女士。王女士为了维护自己的婚姻不受侵害和防止自己不在家“后院再起火”,便大度地邀黄女士面谈一次,但遭拒绝。王女士只好用手机短信与黄女士勾通,并在后来的短信中指责了黄女士的“不道德”;还将此其“第三者插足”情况书面报告了黄女士的单位纪检领导。但一个月后,王女士接到了法院要求“提交答辩”的通知,原来是黄女士认为王女士侵害了自己的名誉,起诉于法院。王女士则认为,自己有根有据私下指责对方侵害自己婚姻的行为,并没有扩大其影响;到对方单位也只是按组织程序单独反映情况,并没扩散;同时还收集到了黄女士到处说自己得了“神经病”的多个证人证言,于是王女士提出了反诉。

[分析]

名誉,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素质的综合评价。而名誉权则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10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名誉。对于本案,笔者拟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程序分析

(一)立案

当公民认为个人的名誉权遭受损害时,有权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保护民事权益。一般表现为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只要原告起诉时符合以下条件,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即原告主体适格,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讼请求与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对于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能否支持其诉讼请求,则不是法院立案庭形式审查之内容。具体到本案,原告黄女士凭自己的手机内短信起诉被告名誉侵权,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立案。

(二)诉的合并

诉的合并,一般民事诉讼法理论将之分为诉的主体合并和诉的个体合并。至于诉的个体合并,是指把两个独立的诉合并在一个诉中进行审理。《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与本诉合并审理。同时在《最高人民法院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法意见》)第156条有更进一步的规定。

所以,本案中被告王女士基于原告黄女士到处说自己得到“神经病”,并有多个证人证言的情况下提出反诉。笔者认为,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26条及《民诉法意见》第156条的规定,是可以与本诉合并在一起审理的。

二、实体分析

名誉作为一种人格权,代表着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关系到民事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受到的公正评价和对待,会直接影响到民事主体其他民事权利义务的享有和承担。对每一个民事主体来讲,名誉权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格权。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及一些行政法规都对这项权利予以了充分的保护。《民法通则》第101条以法律禁止的禁止性规定,从立法上否认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一般为:

(一)行为的违法性。侵害名誉权的违法行为,在立法上一般有以下几种行为方式:

1、诽谤。诽谤是指侵权行为人为了损害他人名誉,通过向第三人传播虚假事实致使他人声名狼藉的非法行为。诽谤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诽谤的内容包括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事实。诽谤内容的传播范围,不要求扩大,只要有第三人知悉即可。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