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共同的保证期间与共同保证中的期间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在我国对共同保证的认知中,学界采纳的是形式共同保证说。通说认为,数人对同一债务的履行所提供的保证即构成共同保证.换言之,一类保证合同只需具备下列两个形式要件就可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共同保证:1、保证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2、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为保证。但形式共同保证说的采用,在共同保证期间的司法认定中,面临多个保证期间的冲突与抉择适用的困境;是以共同保证中某一个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或所有的共同保证人均予以承诺的保证期间、或共同保证中最长的保证期间、还是在共同保证人未作约定时各单个保证期间所重合的期间,作为司法中的共同保证期间予以认定?事实上,在司法中,共同保证期间的认定对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共同保证人摆脱共同保证责任、一保证人向另一保证人行使追偿权至关重要。

保证合同作为一种民事行为,依《担保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3)保证的方式;(4)保证担保的范围:(5)保证的期间;(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保证合同不完全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立法是以一人保证为模本设计的,学界在理解共同保证时,却固守形式共同保证说,以两要件忽视共同保证合同中当事人对保证内容的个性化的具体约定,推定其他内容的同一,笔者认为这有违意思自治原则,也会带来实践中债权人选择参照标准的问题,如以共同保证中一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约定;或选择各保证人承诺中的对债权人最为有利保证的内容,为所有共同保证人执行的内容的抉择问题,比如保证期间;或以无意思联络所形成的形式共同保证,规避实质的一人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在有关共同保证期间的司法判定中,我们应采用实质共同保证,即要求共同保证中,共同保证人须就保证期间达成共同的、一致的保证合意。

一般而言,共同保证人对保证期间的约定以相同为常态、典型,但在现实中也多存在每个保证人对债权人所承诺的保证期间长短不一,尤其以无意思联络所形成的共同保证为多发类型。实质我们认为,在共同保证中,共同保证中的保证期间可能存在共同的保证期间与一人(个体)的保证期间的差异。如不考虑共同保证中共同保证期间与一人(个体)保证期间的差异,就会损害善意的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利益,产生典型不正义现象。设依形式共同保证说成立的共同保证中有A、B、C三个保证人,A承诺的保证期间为3个月,B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C的保证期间为1年,哪一个时间才是共同保证期间,3个月?6个月?或1年?此时就出现了共同保证期间与个体保证期间冲突的现象。众所周知,保证期间是指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超过该期间保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债务人对保证人享有利益,保证人于保证合同中享有保证期间利益,一旦保证期间届满,则保证人享有拒绝履行保证责任的抗辩权。保证期间的设立基于诚信原则,是对债权人、债务人与保证人三方的利益进行衡平的有效措施,以帮助保证人摆脱保证债务漫长的困境,同时也敦促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