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旧破产法在破产债权确认程序上的比较
一、新、旧破产法在破产债权确认程序上的比较
1、旧破产法关于破产债权的审查确认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试行】第十五条规定了债权人会议的职权,其中第一项规定“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确认债权有无财产担保及其数额”,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破产法试行将破产债权的审查确认完全赋予与债权人会议。关于此项职权,由债权人会议以表决形式予以履行。但是,由于上述规定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以及司法实践中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在破产法试行实施之后一直广受质疑:
(一)关于破产债权的审查和确认,从实体上来讲,应当属于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范畴,债权人会议不是司法裁判机关,其不应当具有司法裁判的职责,其作出的决议缺乏司法裁判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破产债权被确认之前,有关债权人的资格、债权的性质、数额等属于不确定项目,由未经确认债权人资格和表决权份额的申报人,通过债权人会议表决程序行使审查确认破产债权职权,存在逻辑上和实际操作上均无法解决的矛盾;
(三)债权人会议是由债权人临时组建的非常设性、自治性的组织,其成员组成法律素质良莠不齐,加上各自都和破产案件存在无法分离的利害关系,实践证明,债权人会议的能力不足以承担具有高度法律专业特性的破产债权审查、确认工作,其无法保证审查程序的公正和高效。
虽然,针对上述矛盾和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在随后出台的司法解释中规定了清算组和人民法院在特定情况下享有审查和确认破产申报债权的职权,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旧破产法体系下债权人会议独占破产债权审查权的弊病,但由于针对整体破产债权的审查确认主体的不明确、司法解释规定的支离破碎,使得各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保证破产程序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各显其能了。
2、新破产法中的破产债权的审查确认程序
新破产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债权会议在破产债权审查确认上的“一枝独秀”,将整个破产债权审查确认程序进行了分解,共设定了三个相互衔接的多主体、多层次的复合式审查确认程序:管理人审查、债权人会议核查、人民法院裁定确认。
新破产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管理人收到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并编制债权表。”管理人作为接受债权申报的法定主体,在接收债权的申报材料进行登记后,应对申报债权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的结果记载于债权表。这一规定确立了管理人对破产债权的审查权。新破产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编制的债权表,应当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该条第二、三款同时规定,“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无异议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确认。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债权人会议对破产债权的核查职权和人民法院的最终司法确认职权,也由此一并得以确立。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破产法明确了破产债权的审查确认主体、对各主体的职责作了分工,并最终确定了人民法院的司法确认权,新破产法从制度上对破产债权申报人的权利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二、新破产法在破产债权确认程序上的不足
1、在破产债权申报环节上,破产企业所欠税款等的申报问题没有明确
新、旧企业破产法均没有明确相关税务机关的申报问题。在新破产法颁布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拖欠税金是否受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债权申报期限限制问题的答复》中,最高院认为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不属于破产债权,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九条的规定,即不需要申报。由此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税务机关怠于申报债权和提供证据资料,但在破产财产分配时却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分配,可能不利于破产程序的进行。新的破产法对此也无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地方性的法院文件中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操作规程》第74条规定:登记债权应注意区分不同清偿顺序的债权。第一清偿顺序的劳动债权与第二清偿顺序的税务债权应分别登记,该部分债权不需申报,由清算组、相关部门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和计算依据。《广东高院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四条: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应由破产清算组通知税务部门核定破产企业所欠税款,税务部门未在债权申报期限内将破产企业所欠税款告知清算组的,不影响其依照法律规定的清偿顺序参与破产财产分配。ヒ陨瞎娑ㄒ求破产清算组主动调查破产企业的税收债权,已经与新破产企业法将其列入破产债权的立法精神相违背,应当不能继续适用。笔者认为,为使管理人快速调查核实债务人所欠缴税款及相关的社会保险费用,实现破产法与税收法、社会保险法的立法衔接,最高院可以联合税收等机关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通知相关行政征收机关及时申报税款、社会保险费等债权并提交相关证据资料。征收机关在指定的日期内怠于申报导致管理人无法查实的,由征收机关自行承担相应不利后果,对于已经进行财产分配的,不再清偿。
2、在破产债权确认程序问题上,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新破产法将旧破产法下由债权人单一主体的审查模式,变更为管理人审查、债权人会议核查,人民法院最终确认的复合审查模式,该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对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保护,但因为破产法规定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不利于争端的解决。
上文就是小编对“新、旧破产法在破产债权确认程序上的比较”问题作出的解释,新破产法明确了法院对破产债权审核的确认权,从制度上对破产债权申报人的权利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在线律师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