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怎样看待慈善事业的法律问题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说明。

《慈善法(草案)》如果获得通过,《慈善法》将成为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

详细梳理《慈善法(草案)》,几个焦点问题引发关注。

评论

中国人一向有乐善好施的美德,然而遗憾的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中国人一直尚缺乏一部引领和规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现在,这部法律终于要来了!

慈善事业一头是热情,一头是问题,《慈善法》来得正是时候!

尽管善良是人格的体现,无关财富多寡,但依照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人们就会向着“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上一步步迈进。“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到了约7800美元的水平,吃饱穿暖的中国人对生命价值有了更多的探知,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扶危济困之余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

一个数据可以佐证:2006年,中国的慈善捐款总额只有百亿左右,到了2014年就跨过了千亿红线。足见,中国人对于慈善事业充满热情。更为明显的事例莫过于汶川地震后国人所迸发出的爱心,让天地动容。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慈善事业距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轨道尚有距离。

我国慈善事业问题有哪些?

一些慈善组织专业性不足,对哪些信息应当公开不清楚,公众更是不明白,彼此之间横生隔膜。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慈善募捐活动鱼龙混杂,不时以捐助人和受捐人产生矛盾收尾。

以红头文件面目出现的“强捐”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初衷良好,但总是带来巨大的副作用。

时值中国打响扶贫攻坚战之际,除了政府发挥作用外,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也是赢得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一部严谨、规范、科学的法律是时代所需。正当此时,《慈善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这部法律来得正是时候!

良法善治方能激发爱心

良法善治,能够激发爱心,让慈善事业走上快车道。与此相反,假若法律不够严谨,就有可能让爱心走开。

《慈善法(草案)》中,“给予捐助人税收优惠”的条文,无疑将激发社会热情,让更多的人走入扶危济困的行列。草案中还对强捐、劝捐现象做了规范,任何单位或组织都不得强迫他人捐款,也会消弭抵触心理,让善举成为发自内心的行为。

在立法进程中,《慈善法(草案)》公开征求了公众意见,也让这部综合性、基础性的法律更多顺应民意。毕竟,这部法律的一大目的是激发社会爱心,促使人们更多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因此公众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科学立法之外需完善慈善体制

当然,时代发展的步伐之快让我们目不暇接。“冰桶挑战”借助互联网瞬间风靡全球的案例告诉我们技术和创新的力量,慈善组织的专业化发展亦非一夕之功。更重要的是,除却科学立法,还需在现实中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成熟的慈善体制和配套措施。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努力前行。

人们期待,一部符合时代需求的《慈善法》能够出台,推动中国慈善事业不断向前,也让中国的社会文明再上台阶!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