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等报表
许多投资者仅将目光集中在损益表上,而忽略了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事实上,利润表只是反映表面现象,是成绩单,公司真正的功夫和实力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才能体现出来。
一份“体检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个时点上,比如季度最后一天或年度最后一天的财务状况。通过这张表,可以知道公司在某一时点上拥有多少资产,又欠别人多少钱,即有多少负债,以及所有资产减去负债后股东拥有多少净资产。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全面了解公司的健康状况,是否“超重”——欠银行和供应商太多的钱,是否“贫血”——账面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否过低,以及“新陈代谢”是否正常——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是否过大,这些反映公司健康状况的指标都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答案。如果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健康,就失去了提供业绩持续增长的基础,当前的业绩再出众,也不能给予投资者充分的信心;只有那些拥有一张强健资产负债表的公司,其发展的前景才充满希望。
三大构成
资产负债表由三大类科目构成,即资产项、负债项和股东权益项。资产项目。又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其中流动资产理论上是指可以在12个月内变现的资产,需要重点分析的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指标。投资者对于公司账上到底有多少现金,包括可以随时变现的短期资产是非常关注的,因为这对于公司能否正常经营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公司渡过困难时期,也是未来支持业务增长最直接的财务资源。所以,当现金储备快速下降,且长期保持低位的话,从财务角度讲,这样的公司就很难实现扩张,即便市场有机会也无法把握住。然而,公司现金储备过多,且长期保持高位,也会引起投资者的不满,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未来的成长性同样难以期待。应收账款是公司客户收到货物或接受服务但未支付给公司的货款。很显然,如果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很受市场欢迎,其应收账款规模就不会太高,客户会非常愿意及时付清货款。而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扩大时,很有可能预示着公司的销售不畅,虽然损益表上的账面收入和利润在增长,但未来销售可能会下降,并加大了坏账风险,公司业绩可能会发生不测。存货是公司库存的尚未销售出去的商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是公司潜在的收入来源。但如果存货规模增长势头超过主营业务成本增长,投资者就要警惕是否出现了货物销售不畅的情况,这时需要到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检查存货构成情况。如果发现存货规模扩大是由产成品增多导致的,很有可能表明销售出了问题;但若是原材料的快速增长,通常是件好事,可能预示着下游需求旺盛,所以公司大举采购原料,未来销售就有可能实现快速增长。负债项目。与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一样,负债也是根据能否在12个月内偿还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银行短期借款,这些借款主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只可用于短期用途,如果发现短期借款被用作长期用途,例如购置设备或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即所谓的短债长用,就可能加大公司的财务压力。流动负债中另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是应付账款,这是公司拖欠上游供应商的货款。如果应付账款规模比较大,说明公司在生产经营上的主动性较强,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是公司预收下游客户的预付款或定金,预收账款出现快速增长,也往往预示着未来销售收入和业绩会快速增长,这是判断短期业绩变化的重要指标。负债科目中最主要的构成是需要支付利息的债务,即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通常投资者偏好那些有息负债率不高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财务负担不重,财务资源相对丰富,有利于支持公司未来的业务扩张。而那些负债规模过大的公司则会引起投资者的担忧,一旦公司业务状况恶化,银行等债权人催债就会导致公司发生严重的偿债风险,造成资金链断裂,甚至引发公司破产。股东权益项目。公司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就是股东权益,反映总资产中除了归债权人所有的部分外,还有多少归股东所有,所以股东权益又称为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由于股东权益中总股本部分一般变动不大,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留存收益的变化,这部分的净资产是历年来公司盈利的积累,可以用作再投资和作为利润分配。留存收益越多的公司,财务资源越有保证,可以不必依赖债务或股东继续注资来实现业务的扩展,也更有实力大举分红。
一份损益表可以告诉投资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时间内产生了多少销售收入,为实现这些销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费用,以及在减去所有账单和税单后,最终赚了多少钱,即利润情况。损益表,或称利润表,是投资者打开一份上市公司年度或季度财务报告最先看到的内容,里面包含的信息,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公司基本面数据。一份损益表可以告诉投资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时间内产生了多少销售收入,为实现这些销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费用,以及在减去所有账单和税单后最终赚了多少钱,即利润情况。显然,那些收入增长快于费用增长的公司,是投资者最为中意的对象。
收入层面
主营业务收入,或称销售收入,是损益表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它反映了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所有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才是提升公司利润的最根本办法。所以,那些在主营业务收入上徘徊不前的公司,即使通过其他什么办法让利润保持增长,都不是正常现象。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才是体现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标志。有些时候,公司利润虽然短期内表现不佳,但只要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快速增长,能够有效扩大市场份额,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信心。我们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损益表中这几个孤立的数字,还需要到财务报表附注中了解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因为绝大多数公司都同时经营着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若干种产品和服务,了解哪些产品和服务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更大、哪些领域存在增长潜力,可以帮助投资者把握公司未来的表现,并且清楚哪些相关的市场和行业资讯需要密切关注。虽然主营业务收入是公司最主要、最根本的收入,但公司还有其他业务收入,如销售边角废料产生的收入,以及公司进行长短期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可能还有如政府补贴、资产重组收益等构成的营业外收入等。有时候,这些非主营业务收入会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构成。但投资者对这一块收入需要非常小心,要判断它们是可持续的,还是一次性的(即非经常损益),如果是后者,由此带来的业绩增长就很有可能只是表面繁荣,是难以持续的,业绩大涨之后就很有可能是业绩大跌。
费用层面
公司为产生主营业务收入需要有各种投入,在账面上主要体现为两个部分,一是主营业务成本,二是所谓的三项费用,即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是公司为产生主营业务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费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其中折旧部分一般变动不大,投资者更多需要关注原材料成本的变化。如**公司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就会推升主营业务成本,降低公司盈利,所以投资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使用哪些原材料,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三项费用主要反映公司运营费用,如营销广告费用、办公费用、工资、研发费用、利息费用等,某些行业里的公司也把折旧和摊销费用放到管理费用中反映。三项费用是投资者衡量公司内部运营效率高低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通常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如果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下降或低于同类公司,说明该公司在内部管理效率上具有优势。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法律援助中心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