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出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怎么计算
解出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怎么计算
1.补偿标准: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其计算基数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获得的经济补偿金有最低数额保障: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同时,经济补偿金亦有最高数额的限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2.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下列情形下,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因用人单位违法、违约迫使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1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即以裁员的方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双方履行完毕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金应在劳动者离职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给劳动者。为解决法律衔接问题,劳动合同法规定,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法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经济补偿金应在劳动者工作交接办结后,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
针对劳动争议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对抗性强的特点,法院多将调解贯穿到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细化到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并加强与工会、仲裁委、劳动行政部门联动,完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但是在生活之中,关于劳动经济补偿纠纷的案件依然频发,如果您遇见相关的法律问题,在线律师咨询网在线律师为您提高法律咨询服务。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