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通货膨胀的实质与后果
一种是:通货膨胀仅应指流通中货币过多并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狭义)
另一种是:把这两者区分开往往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物价上升必须有增加的货币供应予以支撑;而过多的货币供给又往往是气压因素起作用的原因,因而赞成把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同使用。(广义)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在此文的讨论中将前一种称为狭义通货膨胀,将后一种称为广义通货膨胀。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分析过,中国是从零售商品总额的八分之一配备货币改变为按国民生产总值加通货膨胀(广义)率的比例提供货币供给,这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国内持续多年的通货紧缩。这次通货紧缩已经大部分的消灭了国营企业,造成了粮食的减产。粮食减产,供不应求,粮价上升。北京周围限制运输载重量,菜价也随之上升。这样,相关的人口密集型行业因为人员工资仅够吃饭穿衣,价格首先受到影响,必然提升,这在货币学上叫——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而美圆对欧元从80几元重新回到120元水平更是大幅贬值,贬值率达到50%(从2000年到2004年),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固有框架内,世界市场主要以美圆结算,从而导致物价按美圆计算全面上涨。这才是国际所高喊的通货膨胀。也是国际通货膨胀的真相!(**彭措)”美圆的贬值才是狭义的通货膨胀,但因为受中国输出廉价产品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美国国内的物价上涨。(如果我们还记得国外媒体是怎么批评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
因为——世界市场主要以美圆结算,从而导致物价按美圆计算全面上涨。——中国目前原材料物价已经与世界接轨,如果国内价格不提升,势必原材料外流。——这是输入性通货膨胀,输出者是美国。
以上两大原因就是推动此次国内物价上涨也叫通货膨胀(广义)的两大主要因素:
一、国内的通货紧缩(狭义)造成的敏感产品供应减少。此类产品的需求弹性又非常小,可以说几乎是无弹性的。
二、美国的通货膨胀(狭义)通过世界经济输入。
但是:
《参考消息》3月11日13版上以《警惕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广义)抬头》发表了《香港(信报)3月9日社评》——《物价涨跌皆中国通涨(广义)抬头非戏言》,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
“中国需求强劲是通货膨胀(广义)的源头。”即此次通货膨胀(广义)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狭义)。
给大家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因为,中国面对前期来自各国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随之猛增的外汇储备,放宽了进口限制。国内刚有所复苏的建设需要使得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的进口大户。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如今的美圆采购,已经由中国承担了部分美圆的通货膨胀损失。(用未贬值前换回的美圆,在贬值后购买物品——也可以表述为未涨价前买出咱们的物品,在涨价后再买其他物品。)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