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必须重估通货膨胀的后果和价格改革的风险

作者:律师咨询小编 发布时间: 点击:

不存在完全反映现实的统计。重估是改进的惟一办法。统计了100个国家超过1000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之后,世界银行重新修订其全球经济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按美元购买力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规模较此前估计的缩水40%左右。

过去,世界银行推算中国购买力平价的依据,一直是1986年中美物价的比值。从1986年往后,中国购买力的“世界银行版”忽略了物价变化的因素。照旧办法算,2005年中国GDP有8.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5%。照新办法算,中国GDP是5.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也经重新计算)约10%。

引入物价变化后,世界银行的新数据应该比旧数据更科学些,也更接近各国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中国经济增长并未被否定,而中国人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强。再考虑到基尼系数标志的贫富分化,中国内地不富裕群体的实际规模可能更大,普通中国人对商品价格的耐受力可能仍被高估。以此判断,当通货膨胀压力暗潮汹涌,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时,因经济波动带来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对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承受力越弱,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越快形成,且非常坚定。抢购、囤积日用消费品的现象和非理性行为更多出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改革开放初期,更早出现在储蓄、收入水平更低的人群中。而通货膨胀预期的拿手好戏,是自我实现。

通货膨胀预期会改变消费者行为。除了威胁低收入人群冲动地增加即期消费、人为造成需求异常增长,破坏短期供求平衡,通货膨胀预期还使中等收入人群不敢持有货币。他们或是一窝蜂地钻进股市,或是不惜身背巨额债务买房子。于是,居民存款源源流出银行,即使央行强力控制货币发行量,兢兢业业地吸收市场流动性,货币还是供大于求,投资品则供不应求。资产泡沫自然日长夜大。

与紧张而亢奋的消费者相反,政府或因形成通货膨胀预期而不敢在价格市场化改革中进一步作为。中国曾经引以为傲的“高增长低通胀”既有赖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也占了压低资源品和环境污染价格的便宜。低效率资源配置、环境恶化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价格市场化改革刻不容缓。然而,如同以往的市场化改革,伴随管制解除或放松,价格上涨不可避免。这无疑会成为有利于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的一帖补药。

轻视通货膨胀,是盲目。重视通货膨胀而放弃价格改革,是短视。世界银行对统计数字的修正,不会改变事实,却改变了对事实的判断和由判断形成的政策空间。政府不应就此动摇抵御通货膨胀、推进价格改革的决心,但对通货膨胀的后果和价格改革的风险,必须重估。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234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微信号

weixin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