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的性质是怎样的
违约金的性质是怎样的
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可以看出违约金具有如下几个特征: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违约金是由双方约定的在违约后违约方向对方支付的一笔金钱;违约金的支付是一种违约责任形式。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约定的数额,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是“根据违约情况”约定,而违约情况只能是在违约后才能知道,违约金确在违约前约定,因此会出现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比照实际损失)的情况。
在实践中,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时,怎么办呢?《合同法》第114条第二款作了补充性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的约定应当优先于法律的任意性规定,所以违约金责任应当优先于法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按照《合同法》114条第一款的规定约定了违约金,在一方违约时,对方就应该支付约定的数额。也就是说不管损失大小(请求方并不对损失情况进行举证),只要有违约情况就应该支付约定的违约金,该规定的“违约金”似有惩罚性。因此在有的《合同法》论著中在谈到“违约金”的性质时称:违约金具有惩罚性。
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所谓公平原则,就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因此,应当认为《合同法》114条第二款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原则”。任何一方都不能额外地获得利益,那么,从法理上来讲,本人认为:违约金应具有补偿的性质,没有惩罚性。
本文由在线律师咨询网发布,不代表法律援助中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lyzzx.com/